經過18個月的緊張施工,263天的臨時停辦客運業務,7月1日,由中鐵建工集團山東公司承建的章丘火車站提升改造工程順利達到通車條件,正式開通運營。
章丘火車站提升改造工程位于章丘區清照大街(原工業二路)西、雙泉路南、西鄰章丘汽車總站,分為站房、站改及商業三大部分,總占地面積9.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8760平方米。新火車站融入泉水元素,打造成高鐵、公交、出租等換乘樞紐。投入使用后,將成為又一個烙有章丘印象的新地標。
墨泉突涌 盡顯章丘特色
臨泉而生、若水靈動,章丘站外觀的設計靈感源于“墨泉突涌”的靈韻形態。站房整體建筑布局融入富美章丘的“泉”字造型,北側采用雙曲面玻璃幕墻進行安裝,站房地面采用無機魔石,綠色環保且綜合性能優于傳統地面。章丘站內部裝飾延續建筑外觀的流線風格,將水波紋的元素注入其中。大廳頂部采用雙曲水波紋狀的頂面,營造出莊重大氣的效果。整個站房和章丘泉水文化有機交融,彰顯出了別樣的章丘特色。受疫情影響,工期時間更加緊張,面對雙曲面玻璃幕墻安裝難度大,站臺改造部分為涉鐵營業線施工,風險高,機械物料運送準備過程復雜,施工難度較大等種種難題,章丘火車站項目部利用三維掃描結合BIM搭建現場模型新技術、新方案解決了安裝、施工空間定位問題。為完美體現“墨泉”造型弧度美感,項目利用BIM模型、AR平臺等可視化技術優勢,對施工過程中的重點難點部位創建樣板,進行模擬演練,從而選擇最優的施工順序和施工工藝。
央企助力 百年老站換新顏
章丘站為膠濟鐵路、膠濟客運專線的中間站,其前身是明水站,始建于1904年,至今已有116年歷史。隨著山東大學、山財大等高校入駐,繡惠古城、明水古城等重大文旅項目落地,原有章丘火車站設施陳舊、空間狹小,已遠遠不能滿足城市發展需要和群眾出行需求,成為影響章丘區發展的瓶頸。2017年,為滿足章丘區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加快火車站改造進度,優化區域發展環境和民生建設,濟南市章丘區人民政府與中國中鐵建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始著手建設章丘火車站提升改造工程的準備工作。據了解,中國中鐵建工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承建北京站、拉薩站、豐臺站等400余座鐵路站房,被譽為“鐵路站房建設王牌軍”。新建章丘火車站應用節能、環保、生態、和諧設計理念,將各功能區有機整合為流程順暢、方便快捷、舒適宜人、美觀大方的整體建筑,高鐵、長途客車、出租、自駕人流車流都將在陽光換乘大廳內有序對接,實現零換乘。
天橋吊裝 省內尚屬首次
今年年初,章丘站完成跨鐵路營業線鋼結構天橋吊裝的關鍵節點,為后續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此次吊裝的鋼結構天橋全長52.6米、寬8.9米、高6.6米、重218噸,天橋下方距接觸網承力索最小距離僅有1.7米,橫跨膠濟客運專線吊裝,且現場吊裝作業范圍狹小,施工難度大、風險極高。項目部經過多次勘查吊裝位置,規劃吊裝路徑,研究吊裝方案,決定在地面完成鋼結構拼裝后,選用國內少有的1250噸超大型履帶式吊車進行吊裝。采用如此大型履帶式吊車進行鐵路施工,在山東省尚屬首次。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中鐵建工集團章丘火車站改造提升項目作為濟南地區復工復產的排頭兵,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統籌推進項目復工復產工作有序開展,自始至終為實現盡早通車目標推進施工加速度。中國中鐵建工集團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現場指揮,千余名建設者展開勞動競賽掀起大干熱潮。5月20日,項目舉行動員誓師大會,自上而下爭分奪秒攻堅克難,向通車發起全面沖刺,保障章丘火車站按時、順利達到通車條件,為章丘人民提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重建后的章丘站站內各功能區升級銜接,已打造成為集高鐵、長途客運、出租、自駕于一體的換乘樞紐,并將作為嶄新的城市之窗,以新時代的都市地標與章丘攜手并進。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