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連接濰坊與萊西的濰萊高鐵通車,這是山東省今年計劃通車的唯一一條高鐵。通車后,將徹底結束平度、昌邑無高鐵的歷史,煙臺、威海地區到濟南及全國各地的列車運行時間也將得到不同程度縮短。
濰萊高鐵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向東經山東昌邑市、平度市、萊西市,與青榮城際萊西北站接軌。線路全長125.4公里,線路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共設濰坊北、昌邑、平度、萊西4座車站,均由中國中鐵建工集團承建。中國中鐵建工集團作為鐵路站房建設王牌軍,再次為山東省、為國家的交通強國建設做出貢獻。
濰萊高鐵萊西、平度、昌邑三座站房在鐵路站房建設過程中,將傳統建筑特色與齊魯文化有機融合。萊西站外觀設計現代、簡潔、端莊、大方,并緊密結合萊西木偶戲、萊西秧歌等傳統民俗文化進行裝飾。平度站設計以漢代建筑為靈感來源,通過大體量石材造型和通透變化的玻璃幕墻,塑造出強烈的虛實對比,傳承了“齊風漢韻”的文化精神,表達了新時代平度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城市獨特形象。昌邑站以現代設計手法詮釋“鄑邑故城、溴鹽之鄉”,外觀采用鹽田肌理,圓柱、墻面等位置用昌邑元素裝扮,風格清麗秀雅,展現出獨具特色的時代美感。
“濰萊高鐵三座新建項目于去年9月正式開工,我們充分運用BIM技術全過程參與項目建設,助力工程建設提質增效,12個月順利完成項目建設。”中國中鐵建工集團濰萊高鐵站房一標項目副經理王文通介紹,“在昌邑站建設過程中,我們優化施組方案,細化施工節點,從開始樁基施工到竣工竣工用時不到9個月,證明了我們極限履約、完美履約的綜合實力。”
濰萊高鐵作為山東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通車對平度、萊西、昌邑全方位突破帶來重大機遇,有利于平衡長期以來形成的港口城市和內陸縣市的“內外發展落差”。濰萊高鐵即將通車,意味著青島北部突破戰略迎來最有利條件,將成為膠東半島東部地區至內地的便捷通道,對強化區域聯系,拉動沿線中小城市發展,推動區域城市群形成,完善城市群產業合理分工和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萊西站是濰萊高鐵沿線所建站房中唯一一座原址改擴建站房,建筑規模約12000平方米,相比原青榮城際萊西北站,面積擴大近9000平方米,站房形式為線側下式。萊西北站設計采用嚴謹沉穩、傳承經典的理念,外觀設計現代、簡潔、端莊、大方,并結合當地木偶戲、萊西秧歌等傳統民俗文化進行創作。萊西站于2019年9月正式開工,6個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到靜態驗收僅用不到一年時間。項目積極BIM技術的應用,對項目施工生產起到了極大作用。據統計,BIM模型在設計過程中發現并規避各專業沖突問題200余條,減少施工階段圖紙變更,深化解決管綜碰撞問題超過3700余處,提前發現施工圖紙中的問題,減少前期溝通和現場返工,節有效節約工期約80天。濰萊高鐵萊西北站建成后,將使得萊西發展不僅僅接受青島的輻射,還會承擔起助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責任。萊西,也將由青島城市發展的“大后方”,闊步走向前臺,轉變成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最前沿”。
平度站項目,建設規模為2臺6線,選址于平度市杭州路東側,福州路西側,榮濰高速南側。項目規劃建筑面積22790平方米,其中,新建站臺2座,規劃建筑面積10800平方米;站房規劃建筑面積11990平方米。項目設計站房形式為線側下式。建成后,將結束平度市不通高鐵的歷史,平度到濟南僅需55分鐘,到北京2個半小時,通過青榮城際鐵路進入青島北站僅需43分鐘,將大大推動平度與青島的交通聯系。
昌邑站是濰萊高鐵沿線的重要一環,受濰煙高速鐵路引入影響車站,需在原有位置基礎上向北平移22米,站場規模由2臺4線調整為2臺6線,車站面積也由4000平方米增加到10000平方米。在施工任務翻倍的情況下,項目部采取雙線作戰模式,緊急開展現場拆除清理工作,優化施組方案,細化施工節點。同時,大力開展攻堅克難生產月活動,成立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克服場地狹小、施工環境復雜等諸多困難,增加機械、設備和人員投入,“白+黑”24小時不間斷施工。自2月20日,項目開始樁基施工,3月31日,完成站房基礎施工項目部,創造了40天完成183根樁基和承臺基礎施工53天,完成上部主體工程的良好成績,提前8天完成封頂施工。
發表評論